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

品味人生──閱讀




我不愛讀書,但是享受閱讀的當下

    從小學一直到上了大學,從熟悉文字到吸收知識,教育體制開啟了學習成長的捷徑,可是卻忽略了孔子所提倡的「因材施教」───找出每個人的天賦所在,發揮生命存在的意義。有時會發現,當成長階段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,越是向前越是茫然;回想起讀書時被考試逼著看書,考完就還給書本、老師的情境,我問我自己到底在學生生涯中學到了什麼?又錯過了些什麼?為什麼教育總是在這樣的迴圈裡不停的打轉;出社會後看現在的學生也還是被制式化的教育所規範著:教育不了解不斷更新的重要性,學生畢業踏進職場卻發現所學和社會無法接軌,又得重新學習,然而學生時代的慣性(被動的學習模式),出社會後反而也忘了該隨時補充新知,學習好像在畢業後後就停擺了!可是大家都知道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不是嗎?

    學生時代我也不是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,可是一直在思考該擁有怎樣的未來,但我能理解一件事:透過他人的經驗,讓自己可以少走一些彎路,不斷的吸收新知找出自己想要的方向。閱讀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,讓自己的生活透過他人十幾年的累積經驗與自己的感受做結合,找出適合自己前進的方向,然後把結合自己感受的經驗再傳承出去,讓更多人受惠。看看台灣一年新書出版量是四萬本就可得知,書籍幫助多少人成長,又能回饋多少人了,你是否願意停下腳步去享受閱讀所帶來的美好?

    不要讓沒時間成為阻礙自己學習成長的絆腳石,人生不僅僅是在學生階段需要學習,在你我還活著的同時,每天都在不斷的改變,唯有藉由自我教育(閱讀)讓自己跟上時代的變化才是不二法門。

    讓閱讀不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而是成為一種生活習慣

(圖片來源:freelanceadvisor.co.uk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